2024年7月以来,县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以110接处警“擦亮行动”为抓手,采取内外融合、科技赋能、机制保障等措施,强化联动治理、处警规范和情指队伍,推动了110接处警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报警一次接通率达97.9%,大幅提升了辖区群众满意度。
灌南公安110接警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平台融合联动,实行分流转办机制,分级分类响应群众诉求,对明确为对方受理范围的事项,通过双网互联平台将警单或工单直接派转至对方受理系统,系统将自动置顶并优先派单处置,畅通了警调联动外循环。截至目前,110接警平台累计向12345分流“双非”报警279起,接受12345转办群众诉求工单和紧急报警事项175件,实现了双向精准转办“零回流”。
为提升街面巡防效率,灌南公安本着警情处置“就近就早就小”原则,在县城区设立6个“1、3、5分钟”快反屯警点,配套设置5个反恐重点部位和20个必巡点,形成了“1、3、5分钟”快速反应圈,以巡特警大队处突机动力量为主力,辖区新安、桥西派出所专职巡防力量为辅助,开展全天候的巡逻防控,抢抓黄金期、关键期和窗口期,有效提高失联人员24小时寻回率、险情控制率和电诈预访劝阻率。同时,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机制改革,以情指中心为龙头,发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作用,建强接警处置最小单元,形成“研判—交办—处置—反馈—评估—复盘”全链条勤务机制,进一步提升各警种部门和派出所处置突发警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指挥能力。
如何真正让群众满意?灌南公安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处警规范,运用“情指行”一体化平台以及新警综平台,向一线民警赋能,为现场处置、现场执法提供多场景、全流程处置预案以及资源信息,为民警规范执法提供支撑。通过细化各类警情的接警规范和处置流程,压实首接民警责任和分管领导责任,形成对突发警情的规范、高效、闭环处置。同时,建立健全重复警情“研交办督结”工作机制,运用重复警情风险筛查大数据模型,逐一筛查矛盾风险较大的重复警情,交由工作专班进行重点治理。
灌南公安还不断完善警情处置质量监测机制,除每天对警情快接快处、警情处置质量、如实受立案等进行检查、考评、通报,还定期开展接处警质量专项检查,对存在不足的单位或民警进行约谈,限期落实整改措施。配齐配强110接警员,满足每日早晚班4名接警员在岗需求,形成5班2运转工作机制,有效降低了接警早释率。目前,报警电话一次接通率由擦亮行动前的85%提升至97.9%。进一步完善每周接警员考试机制,将接警类别、接警用语、保密条例、饮酒规定以及接受媒体采访规定等纳入考试内容,促进接警工作质量稳步提升。(王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