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公安局新安派出所秉持“民有所需,警有所应”的社区警务理念,积极探索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镇、村、社三级管理网格,做优做实民生“小警务”,通过组建义务巡逻队,建立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推进辖区平安建设,从而取得了“治安良好、安全有序、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工作成效。
他们以“一室四队”警务机制改革为抓手,以优化警务运行模式为关键点,进一步完善以“小警情”“小案件”“小纠纷”为重点的警务工作规范化运行机制,通过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巡逻防控队、警情处置队协调联动,确保“防范、打击、服务、管理”相互衔接补充,让基层警务管理与社会治理形成了同频共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效有序推进。
为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质效,新安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将综合指挥室打造成警务管理中枢,负责牵头开展合成作战,通过科学调度、集中指挥,有效提高各项警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以镇村社三级管理网格为依托,吸纳联防队员、治安户长、网格员等力量,组建了2支义务巡逻队,推动建立‘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联动机制。”新安派出所所长魏良越介绍说,他们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和优化人防、技防、物防体系,实现24小时全域防控,大幅提升了打防管控工作效能。
小案不小看,快破惠民生。针对群众关注的车内财物被盗等各类小案件,新安派出所通过强化巡逻防范、快速出警处置、精准打防犯罪、及时追赃挽损,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秋收秋种期间涉农警情易发,社区民警又及时启动田间警务护耕作模式,全力解决纠纷调处、巡逻防范、安全提示等群众急难愁盼。
针对辖区住户多、商业网点多、流动人员多的情况,新安派出所坚持把调解好矛盾纠纷作为降发案、维稳定的重要举措,依托“警格+网格”融合机制,清查各类矛盾纠纷的安全隐患,实行绿、黄、红“三色管理”,通过“老朱调解室”专职调解、庭所衔接调解、律师进所调解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处置,完善排查、介入、联调、回访机制,做实做细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跟踪,有效避免矛盾纠纷转化升级。
10月初,新安镇镇东村村民袁某与刘某因耕地纠纷一度闹得不可开交,社区民警获悉后,与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官、律师联合进行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化解关键在于一个“解”字,不仅仅要平息矛盾,更在于解开心锁。新安派出所根据辖区纠纷特点、事发因素、难易程度等进行“绿、黄、红”分级调解,逐一消除心结,做到矛盾不上交,实现了“基础牢、发案少、治安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今年来,累计调解各类治安纠纷540起,化解疑难、复杂纠纷70起。
新安派出所还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理念,实行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主动打造百姓家门口“警务室”,加大对早晚高峰、人员密集时段、重点场所的巡逻密度,强化对居民区、田间地头的巡逻防控,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依托警民微信联系群等平台,实时发布发案预警提示、防范提醒、案情通报以及政策法规、便民惠民举措等,通过打造“阳光服务”窗口,提供预约服务、代办服务、上门服务、错时延时服务,架起警民直通“连心桥”。(王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