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公安局秉持“少发案优于多破案”的理念,从巡逻防范、应急处突、打处犯罪等方面发力,打造街面“巡处一体化”新模式,通过智慧赋能,推动“主防”警务提质增效,有力维护全县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智慧赋能,织密立体巡防网络
灌南公安紧贴现代警务实战,精心搭建集警力态势、可视指挥、警情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联勤指挥实战平台,全量汇聚各类警务数据资源,赋能巡逻防控、警情处置、案件办理,通过发挥警情定位与警力定位、通信连通“两定一通”功能,实现对巡特警街面巡逻警力及基层所队、交警等应急处突警力的全面掌控、一键式布警以及可视化、点对点调度。
1月17日晚,灌南公安情指中心值班民警通过信息研判,发现朱某伙同他人对江苏镇江一市民实施网络诈骗,转移涉案的52万元资金后驾车逃回灌南,便迅速指挥调度路面巡逻警力,对其行驶的线路进行布控堵截,并于当晚将朱某抓获归案。
为增强街面巡逻防控能力,灌南公安巡特警大队对标警务实战化要求,构建起“点、线、格、面、圈”多维立体巡防网络,将辖区调整为4个巡逻网络、8条必巡线路和13个必到点位,重新圈化了24个“1、3、5”快反圈,日均投入5辆巡逻车、1架无人机,4个步巡组和4个铁骑巡组等巡防警力,通过科学布警,升级“全域封闭、智能感知、常态采集、精准识别、触圈预警、实时响应”的“环城防控圈”,加快“智能实战指挥平台”建设应用,织密织牢街面巡防网络。
巡处一体,提升街面稳控能力
2月9日晚,人民桥东商业区,店主陈某与顾客汪某因商品价格发生纠葛,双方剑拔弩张,人民路警务工作站巡逻民警闻讯赶赴现场,与随后赶至的新安派出所社区民警开展联合调处,很快让双方止纷息争。
为提升社会面稳控能力,灌南公安升级“巡处一体”防控机制,明确巡特警、交警和派出所等警种部门任务清单,制定落实勤务指挥工作规范、情指行一体化防控规范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层层分解工作任务、传导工作压力,确保打防管控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同时,完善以“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为重点的“三联”工作机制,发动“治安红袖标”“平安志愿者”参与街面巡防,确保一旦发生警情能够“最近距离、最快速度、最强处置”。
灌南公安还开展对案件高发时段和区域的动态研判,加强情报导巡,按巡区24小时保持动中备勤,对行政核心区和商圈、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前置巡防警力,充分发挥巡特警快速反应、先期处置、武装震慑和打防结合的作用。聚焦案件多发区域、地段,组织巡特警、交警、警务工作站、派出所,开展联合巡控和精准打击,有效震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合成作战,推进治理提质增效
如何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灌南公安围绕分区、分层、分圈实行等级布警、动态布警,形成“预警+布防”“视频+实战”“研判+行动”的巡防打处新机制,通过开展治安动态分析研判,强化对突发案事件的发现预警、就近调警、高效处置,提升街面案事件防控打处能力。
2月7日,灌南公安合成侦查中心民警通过信息研判和网上巡查,发现两名涉嫌流窜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出现在某小区,便迅速组织巡特警、刑侦和新安派出所警力,拉网布控,蹲点守护,一举将其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
灌南公安还坚持以高效处警、快速处突、精准防控为目标,加快推进“巡处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整合派出所、警务工作站、交警等警力资源,加强视频监控、智能感知、警用无人机、车载4G图传等装备的实战化运用,形成无人机先行指挥调度、指挥室就近调警处置、后方资源全程支撑的处警体系,全面提升了警务指挥质效和整体防控效能。今年以来,依托街面巡防警力先后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35名,破案26起。(王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