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水稻生产已全面进入播栽高峰期,也是稻田杂草化学防除的关键时期。19~20日的持续较强降雨天气,与除草剂施用关键期高度重叠,稻田化学除草风险极高。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选择合法合规的除草剂和科学的除草技术,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一、严格按操作规程合法合规科学用药
对于雨前播栽的稻田,要加强巡田检查,注意苗情调查。直播稻田及时排出多余积水,防止产生药害;移栽稻田保持浅水层,防止淹没水稻心叶。对于因降雨影响除草效果的田块,要及时采取补治措施(具体技术可参照如下措施)。如有药害症状,要暂停用药,可喷施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速效肥)。
对于雨后播栽的稻田,要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和田间草相,选用合适的药剂和防控措施,切实控制杂草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1、机插稻田。雨后整地平田时进行第一次封闭,药剂可选用丙草胺(或氟噻草胺或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加水均匀喷施,窨水落干后栽插。栽插后8~10天进行第二次封闭或“封杀”处理,药剂可选用丙草胺(或氟噻草胺、或噁嗪草酮、或氟酮磺草胺、或双唑草腈、或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或噁草酮)等,拌潮细土或拌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5天左右。栽插后20天左右,根据田间草相,选择“茎叶处理+土壤封闭”方案,药剂可选用氟酮磺草胺、双唑草腈、氟砜草胺、氟噻草胺+噁草酮、氯吡嘧磺隆等;禾本科杂草多,可桶混加入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氰氟草酯等;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多,可桶混加入灭草松、2甲4氯、氯氟吡啶酯等。
2、人工移栽及抛秧田。水稻移栽后5~7天,选用苯噻酰草胺(或丙草胺)+苄嘧磺隆(或毗嘧磺隆、或噁草酮、或双唑草腈)等药剂,拌潮细土或拌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5天左右。水稻移栽后25天左右,根据田间草相,选择对路药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氟酮磺草胺、氰氟草酯、三唑磺草酮等药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2甲4氯、氯氟吡啶酯等药剂。
3、旱直播稻田。在播种并跑马水落干后,选用丁·噁(或二甲戊灵)+苄嘧磺隆等药剂,加水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20天后,选择“丙草胺(含安全剂)+茎叶处理剂”方案进行封杀结合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氰氟草酯等茎叶处理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氯氟吡啶酯、灭草松、2甲4氯等茎叶处理剂。播栽后25~30天,根据田间残留草相合理选择对路药剂,进行茎叶处理补治,防治药剂可参照播种20天后的用药推荐,注意轮换用药。
4、水直播稻田。稻种催芽播后2~3天,选用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加水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后20天后补治方案可参照旱直播稻田播种20天后的方案。
二、禁止超剂量、超范围用药
1、严禁使用甲氧咪草烟、咪唑乙烟酸等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该类农药仅登记用于大豆田,在水稻田使用属严重违法行为。《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四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宣传、推介此类除草剂用于水稻田;任何人不得将此类除草剂用于水稻田除草;严禁错误指导农户超范围用药。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不仅对当季水稻极易造成严重药害(抑制生长、死苗),而且残留期长,对后茬小麦、油菜、蔬菜等作物可构成毁灭性威胁,并且污染环境,影响周边敏感作物(桑园、水产区)及水源安全。
2、警惕超量用药与不当操作引发药害。强降雨背景下,务必严格按照农药登记标签用药,避免为追求效果擅自加大剂量或改变使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1、精准用药。选用在水稻上登记的除草剂品种,严格按标签标注的作物、剂量、时期、方法使用。严禁超范围、超剂量用药。茎叶处理时,根据田间杂草叶龄适时用药,最 佳施药时间是杂草5叶期前;用药前先排干水,药后1~2天再复水,并保水5~7天;杂草密度过大时,要喷匀、喷透。土壤封闭期间,切实做好田间水位管理,防止积水淹没稻苗心叶而造成药害。
2、二次稀释。配药采用“二次稀释法”(先小容器配母液,再倒入大桶加水稀释),确保药液均匀,降低药害风险。
3、安全防护。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施药人员必须 穿戴合格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施药中严禁饮食、吸烟。施药后及时清洗器械和身体,更换衣物。
4、环境避让。严禁在蜜源植物花期、桑园、水产养殖区、水源地及其上风向进行无人机或人工喷药,严防漂移污染。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应及时送至指定回收站点。
灌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