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公示公告

关于切实加强秋粮后期田间管理的紧急通知

日期:2022-08-31 09:57

来源:灌南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选择阅读字体:[ ]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其中水稻产量占秋粮产量的90%以上,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好以水稻为重点的秋粮田间管理,夺取秋粮丰收,对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县秋粮处于水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夏玉米乳熟期、大豆鼓粒期、山芋块根膨大期,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切实抓好秋粮后期管理,奋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抓好水稻穗期重大病虫防控

根据当前水稻长势、田间病虫情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以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两迁害虫”为主的穗期重大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部分病虫将偏重或偏重以上发生。其中,”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中等偏轻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穗稻瘟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有偏重以上发生风险。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法制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和”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为抓手,突出水稻穗期暨其他秋熟作物重大病虫,强化监测预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争取防治主动。要明确主要防控对象,分类施策,抓住防治适期、关键期,科学组织防控行动,打好防治总体战,努力降低病虫危害损失。水稻要紧紧抓住破口初期和齐穗期,统筹做好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穗期病虫总体防控工作。稻曲病掌握在水稻突破口前5-7天用药,稻瘟病掌握在水稻破口初期用药,同时兼顾其他病虫;水稻齐穗期(破口后5-7天)根据天气情况、水稻品种及病虫发生情况,以穗稻瘟为主,因地制宜再开展一次总体防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重发区,需单独开展防治。要切实加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发现虫情及时扑灭。要开展绿色防控,引导群众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加强农业安全生产指导,确保不发生农业安全生产事故。

二、分类施策抓好水肥管理

由于今年小麦腾茬早,插播早,生育进程提前,水稻长势普遍良好。当前正是秋粮作物生长旺盛期,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各镇要根据不同作物苗情长势情况分类指导,对于杂交水稻后期田间应以浅水层干湿交替灌溉为主,养根护叶;机插稻田间目前应建立浅水层,抽穗后采取干湿交替灌溉养根护叶,10月中旬前不宜断水,防止脱水过早导致早衰。要因苗施好粒肥,根据生育进程、苗情长势,科学补施,弥补前中期生长不足,加快籽粒灌浆,增加结实率和粒重。由于前期我县部分田块搁田不到位,植株茎秆细软、个体弱、根系发育不良,可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餐开展统防统治,实现”一喷多促”,提高根系活力,增强群体抗逆能力。

三、全面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相对于南方,我县秋熟生长前期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但8月上中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对秋熟作物生长仍产生一定影响,玉米部分田块出现高温杀雄,花粉不育花结实率下降;大豆开花期遭遇高温,部分田块出现落花落荚。距离水稻、玉米收获还有大约2个月时间,后期气候条件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台风、暴雨和低温连阴雨等灾害易发频发,旱涝、倒伏、直播稻9月份遭遇”寒露风”等低温危害影响安全齐穗及灌浆结实概率较大。各镇要立足夺丰收,毫不放松抓好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清理疏通因前期强降水造成淤塞的田间排灌沟系,针对性加强直播稻风险管控,搁田不到位的田块目前仍应继续控水轻搁田,也可以结合穗期病虫害防治,喷施穗伴侣等生长调节剂,控制穗下节间伸长降低株高,从而减轻直播稻倒伏风险,遭遇低温冷害采取灌深水、增施硅钾肥提高抗逆性。在玉米生产上,对因遭遇前期高温造成连片结实率不高的田块,积极做好保险理赔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抗灾减灾预案,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及时启动,增强防灾减灾主动性。

四、切实加强对秋粮生产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指导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把握和应对当前秋粮生产形势,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锚定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对照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考核,深入细致分析研判秋粮产量形势,查摆完成全年粮食目标任务、实现争先进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要切实加强秋粮后期管理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加快救灾资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稻谷补贴等扶持政策落实进度,加强苗情、病虫情等监测调度,抓好秋粮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统筹抓好宣传发动、专业化服务队伍组织、农机调度和农资供应等,及时下派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切实提高田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分管同志任组长的水稻穗期病虫防控服务指导组,赴各乡镇开展服务指导,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灌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30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