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行走在新安镇的乡间沃野,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乡村振兴“诗意图景”映入眼帘。近年来,该镇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和美乡村新路子。
产业富民 “活力新安”展现新气象
按照“一村一品一业”,遵循“典型带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突出片区特色、错位发展,形成四大高效农业发展区域。在东片郝圩、于圩、于营等村建立香如、裕灌、丰收、丽沙等食用菌生产企业30余家,主要以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双孢菇、海鲜菇、金针菇为主,季节性大棚栽培秀珍菇、香菇、平菇、羊肚菌等品种为辅的“新安模式”,食用菌产业为当地返乡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农民增收约8亿元,“小蘑菇”已成为该镇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的大产业。在西片镇西、渔场、新东等村建设1000余亩高标准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发展阳光玫瑰、夏黑、无籽红提等优质葡萄,依托硕项湖生态湿地公园和刘园特色田园乡村,带动了当地农耕采摘、农家乐、亲子游等休闲旅游业发展。在南片建立了尹湖、刘园、大胜等村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年产硕项湖大闸蟹3000吨左右,每亩经济效益达1.5万元。如今,当地的大闸蟹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蟹”。在北片利用闸北、小园、大户、陈庄等10个村农民掌握的种植技术和当地淡水资源优势建立2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生产的稻米香味浓、口感好,在市场销售十分抢手。近年来,该镇先后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江苏省蘑菇文化特色镇”等荣誉称号。
宜居宜业 “魅力新安”绘就新画卷
近年来,该镇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建设目标,强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围绕沟塘治理、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等重点建设任务,强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双提升”。同时,该镇注重从细节入手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建设目标任务优化提升,注重打造文化氛围、景观特色等,充分发挥当地区域水系发达的优势,结合水美乡村建设,打造水系景观带,提升和美乡村品位,实现“村容更整洁、家庭更卫生、生活更幸福”的目标。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该镇武障河村按照村民意愿,通过保留原来的村庄肌理,对村庄进行改造,通过铺设污水管网、扩建道路、建设文体设施、庭院整治等,将原本杂乱的旧村落改造成了“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欣赏到田园风情,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环境整治 “洁净新安”扮靓新颜值
镇村美不美,环境首先要美。近年来,新安镇纵深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和城市更新行动,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按照“点上攻坚、线上优化、面上推进”的思路,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人居环境整治推进过程中,坚持做到绿化与美化、植绿与造景、改造与提升相结合,围绕“净、美、绿、亮”的整治标准,坚持在“整治提升”上下功夫,在“常态长效”上做文章,以绣花功夫推动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提档升级”,不断“刷新”人居环境新“颜值”,打造宜居宜业幸福美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