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来参观我的养殖场,请大家跟我到这边来看看”,随着现场引导手势大家看到眼前一块近千亩的水田,明晃晃像一块块碧玉,水天浑然一色,看不到边际,树木和房屋被映衬的遥远而又渺小,夕阳下,微波荡漾出阵阵涟漪。不远处的工人们正在进行隔离网架设、水塘坡平整等工作。参观的人们被眼前气场吸引住了纷纷竖起大拇指,发出啧啧称赞。在现场进行引导介绍的是一位来自宿迁五十岁左右的养殖大户李女士。年前,她经过竞标承包了三口镇大港村1000亩土地开展水稻套养鱼虾蟹高效养殖。据了解,水稻田套养鱼虾螃蟹是该镇近期开展的富民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的特点主要是水稻生长要确保经常有水的环境也是鱼虾螃蟹必须的生长环境。而鱼虾螃蟹成天在水田里挖掘爬行、穿刺打洞,达到了疏松土壤的作用,同时它们的排泄物还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肥力。为适合鱼虾螃蟹生长,使用的肥料必须是无公害的有机肥,起到了保护土壤土质的作用,长出的水稻属于无公害绿色产品。水稻实施套养田里的害虫全被鱼虾螃蟹吃掉了,水稻不易得病。同时,它们也喜爱吃水草的小嫩芽,稻田还无需拔草,节省了人力成本。是实现解放生产力、增加农户收入的“双赢”模式。
为了让富民项目工程得到顺利推进,镇党委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党委书记带领农技、财政、农经等一班人马深入到田间地头,沟坎塘边,从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土地的流转、项目的实施,过程的协调等,操劳跑腿,全程跟踪服务。还积极协助养殖户铺设便道、搭建简易房屋、接水用电等工作。
镇里为保障农户的权益,要求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流转。不改变基本农田的属性,承包期满后土地恢复到原耕地模式。经过竞标发包,中标的承包人与农户在司法部门和村委会的见证下签订承包合同。
后河村的种养殖大户陈良宝在本村承包了110亩土地,目前他家的养殖场已经开始销售龙虾了。“我们三月底就开始卖了,响水、灌南附近大饭店的老板,为了满足吃货们尝鲜的口味现在天天来收购,批发价已经卖到35元一斤,一亩地大约产300斤”,当笔者见到他,他也信心满满地打开了话匣子掐指算账。“一亩地产无公害水稻700斤,平均能卖4块钱一斤,螃蟹亩产150斤批发价30块钱一斤,不包括鱼的产量。就这三样一凑,除去饲料用药水电人工等开支一亩地净赚13000块钱,是普通稻麦两季的十几倍之多”。笔者听到此给他投以赞许的目光,他也略显兴奋地对笔者说“小点声不要给人晓得”。
“目前我镇已经在大港、张湾、南华、复兴等村流转了八千亩土地实施富民项目工程。镇里为确保高质量开展,出台了相关的考核办法,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责任网络体系”。该项目实施的分管负责人、副镇长殷中国同志说道。
正说着,镇党委书记吴发亮同志来到了陈良宝家,与在场的群众一起研究明年如何扩大宣传,开拓市场:老陈啊,镇里马上将帮助你们联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销售商,建立畅通的产销对接渠道。推广和建立有机大米和稻田虾蟹品牌,把三口的农产品特色品牌推广到全国各地。吴书记也给现场的群众描绘了一幅农民增产增收的蓝图:接下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以沿路风光带(主要指345省道、204国道、镇迎宾大道和新港大道交叉口)、沿河经济带(主要指灌河、一忛河),工业集中区、农业特色区、产城融合区为发展建设的侧重点,与大家一道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积极打造具有三口发展特色的“两带三区”经济发展模式。为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打下坚实的基础。话刚落音,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周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