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乡镇动态

“无人农场”:智慧农机赋能 稻麦轮作开启“智”变新篇

日期:2025-11-12 16:23

来源:灌南县

浏览次数:

选择阅读字体:[ ]

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海西大地每一个角落。11月9日,位于新集镇徐老庄村的首个水稻“无人农场”,也迎来了水稻的丰收季节。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智慧农业的新突破,更展现了科技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今年以来,为提升粮食作物的种植效率,县农业农村局针对我县面临的传统两段小麦、水稻种植以及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引入了南京农业大学的专业团队。县农业农村局投入280万元打造我县首个无人家庭农场,此次合作带来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首次在我县应用的无人收割、插秧、精量播种技术、智慧农情监测网络和无人机植保,以及先进的无人农场管理技术。眼前一台无人收割机在稻田中快速穿梭,按照预设路线高效收割。

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部大区副总经理李忠萌表示:“我们现在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定位,无人收割机能够将误差控制在5-6公分范围内,能够高效地完成每亩的收割工作,它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收割作业,真正做到全天候工作。”

灌南庄稼汉家庭农场今年种了2600亩水稻,长势喜人,眼下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往年贾中利都会为农机收割机手发愁,今年无人农场的运行,大大给他带来了便利。农场工作人员只需轻点手机,引擎轰鸣中,一亩亩稻田便迅速采收完毕,效率惊人。

灌南庄稼汉家庭农场负责人贾中利说:“现在智能化(无人)农场太方便了,我们只需要在手机APP上点一点,就能完成收割、耕种整个流程。”

新集镇徐老庄的无人收割技术,作为“无人农场”智慧农业的一部分,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云端”管理和掌上操作,无人机械已覆盖农作物生产种植的全流程,使得作业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驾驶操作,极大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致力于培养本土专业人才,并持续推动稻麦轮作发展模式的实施。系统总结稻麦轮作智能化(无人化)农场建设经验,加大智能化(无人化)农场集成示范创新力度,全力打造粮食生产现代化智能化样板,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