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指南 >>招商动态

不等不靠 谋定后动 灌南蓄势“后发先至”

日期:2018-10-19 08:57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

选择阅读字体:[ ]

据中国江苏网讯  东部沿海,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脉搏最为强劲的区域。位于连云港南大门的灌南,多年来虽然稳步发展,但相比东部沿海其他县域,成绩并不突出。

“在看到纵向比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横向比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责任感、紧迫感。”今年4月,在灌南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上,灌南县委书记李振峰冷静分析,谋定而后动。这场会议上,灌南县出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突出“高质快速,实干实效,赶超跨越”。

今年,是灌南县建县60周年。站在新甲子的起点上,迅速破局,实现后发先至的激流,正在灌南大地上涌动。

一朵小蘑菇筑起大产业

灌南地处北温带南缘,暖湿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充沛,环境湿润,十分适宜食用菌种植生长。依托天然资源禀赋,近年来灌南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逐渐形成了“小蘑菇,大梦想”的强势崛起。

灌南县现代农业园区内,集聚了50多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走进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裕灌公司)蘑菇养殖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忙而有序,发酵槽上,一朵朵白色的蘑菇,正在安静的生长。“我们生产全程不使用消毒剂、杀虫剂,所以裕灌的白蘑菇,是可以生吃的。”裕灌公司副总经理陈锦河说着,便随手摘下一朵白蘑菇,直接吃了起来。

据陈锦河介绍,裕灌公司是目前我国单体最大、最先进的白蘑菇驯化栽培基地,主要生产双孢菇,就是市场上看到的白蘑菇。这种白蘑菇,一般农民大棚种植一年只能收获一茬,每平方米产量不足10公斤,而裕灌公司的工厂化种植,一年生产周期可达8.4转,即8.4茬,“现在我们平均日产蘑菇近100吨。鲜蘑菇销往国内各大城市,罐头则外销至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上海地区,年销售额就能超过一个亿。”陈锦河说。

以裕灌公司等龙头公司为主导,灌南县在引导、培育食用菌企业扩规模、强产能等方面下足功夫,按照“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形式,走出了一条精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实现了食用菌产业集群,带动了整个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灌南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集聚度全国第一,杏鲍菇、双孢菇、金针菇等各类鲜菇总产量达58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

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更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并且带动地方群众的就业。仅以裕灌公司为例,该公司耗资2.5亿元建设的二期项目年内将正式投产,预计新增营业收入4亿元。除了可直接带动就业人数500人外,还能通过收购麦秸秆、鸡粪等原辅材料,以及拉动运输、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1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一次动真格绘出新面貌

“塑造县域发展新格局,不仅要促进经济全面发展,还要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高度。”在灌南县委书记李振峰看来,民生始终是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在灌南县城西南部,有一处宽阔的湖水,这就是硕项湖。作为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一部分,饮用水备用水源地的硕项湖肩负着保障县城及周边乡镇40万居民生活用水的任务。

近年来,灌南建设了两大地表水厂及其区域管道工程,并克服各种困难,短时间内成功回收了全县214家小水厂,让全县80万居民吃上了“同水源、同管道、同质量、同服务”的地表水,而这只是灌南县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

由于历史原因,灌南县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城市规划建设相对滞后。为了扮靓城市面貌,增加人民获得感,补齐民生短板,棚户区改造在2016年被提上了议事议程。资料显示,2016年前,灌南县城住在棚户区、老旧厂区和城中村的居民有2.1万户,涉及房屋近500万平方米。灌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秦永春清晰记得,那时候的灌南县城,“近1/3的地方都是脏乱差的棚户区、城中村。”

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棚户区改造面临很多难题,其中最难的就是拆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灌南县在棚改过程中构建了“阳光征收”机制,制定了“公开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合法、依法依规依纪”的18字原则。秉持一根尺子量到底的宗旨,灌南县真正做到了“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钉子户讨巧”。

数据显示,自2016年5月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灌南县已完成房屋征收约1.2万户、近300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在棚改过程中,灌南县还实现了与房地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让群众搬得出、买得起,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未发生一起信访问题。

同时,借助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双城同创”契机,灌南县还清理出公共空间16.2万平米,提档升级6个农贸市场,整治出新16条背街小巷、22个广场,新建改建公厕115所,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县城环境得到彻底改观。今年以来,全县38个优质小区加快建设,新增城市绿地17.4万平方米,完成周口河、北环河、郑于河等水体整治工程。改造雨污管网5.6公里,铺设燃气管网28.6公里。

一条振兴路留住美丽乡愁

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概念,县域经济链接着县城、乡镇、农村。从城市到乡村,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整体的融合性发展,缺一不可。乡村振兴自然而然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全省开启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大幕,通过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田园乡村,来开创江苏的“新乡土时代”,使“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而在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名单中,就有着灌南县李集乡新民村。

走进新民村,水绿相依,映衬着独具风格的苏北民居。这里的每一个院落都充满了情趣,每一条小路都铺满了风景,每一张笑脸都洋溢着幸福。“水泥路铺到院门口,路两边种上果树,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谁能想到,现在苏北农村也能这么干净,这么漂亮。”新民村支部书记孟德明谈到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满脸自豪。

再向深处走去,村里2017年启动建设的4500亩稻渔果基地已初见规模。目前,虾稻混养区第一期投放的小龙虾已全部捕捞销售完毕,绿油油的水稻正在田中孕育饱满的果实。清风拂过,稻花香里说丰年。

在灌南,像新民村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三口镇大港村创成省电商示范村;新集镇周庄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借助“白酒经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汤沟香泉小镇逐步成型……短短几年,乡村振兴战略已在灌南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乡村美丽故事。

“建县六十载,扬帆奋楫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次第展开、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是一个孕育希望、充满挑战的崭新征程,是一段凝结汗水、挥洒激情的峥嵘岁月。”面对这场你追我赶的高质量发展大潮,李振峰表示,灌南县上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咬定目标、顽强拼搏,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灌南而继续奋斗! (孙江敏)




打印 关闭